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活动 | 第一届复旦大学教育研究国际博士生论坛成功举办

2022年1月15日-16日,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与《复旦教育论坛》编辑部联合主办“第一届复旦大学教育研究国际博士生论坛”,旨在为国内外青年学子提供交流研究成果、激荡卓越思想的平台。本次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按照主题划分为五个分论坛。



专题一:社会的教育观念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朱丽发现出生于90年代的劳工阶层大学生开始失去对阶层流动的希望,阶级再生产不是什么秘密,而是他们每天与之共处的现实、是他们不得不接受的失望。北京大学的寇焜照关注到在个体性竞争的选拔制度的引导下,“追求成功”的价值取向已不仅是学生个人学业上的目标,更是被高三教育深刻地构建成为学生适应融入社会生活时应具备的观念共识。美国波士顿学院的冷帝豪基于TIMSS2019数据的分析,发现在韩国,同等条件下补课时间越久,学生的数学成绩越好;补课四个月以上的学生,家庭条件较差者的成绩提升幅度更大。这为我国更好地实施“双减”政策提供了启示和借鉴。华东师范大学的王晓茜关注到自二十世纪中后期“学生消费者”成为西方高等教育变革的重要产物。她梳理相关文献,发现西方学者围绕“学生消费者”形成了支持与批判主义两派理论。华中科技大学的唐柳观察到未曾期待的德国应用科学大学能在制度改革博弈中脱颖而出,得益于极大地满足社会需求、以错位发展将特色转为优势、以规模速增自成体系。


【点评环节】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副主编李春萍在点评中强调学者不应仅仅局限于解释性的分析,还应当有与理论和文献的对话。我们既不能停留在观察方面,也不能陷入理论的套子里。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牛新春在点评中提到作为未来的研究者,博士生要注意研究的价值立场,一项好的研究要注意做到有破有立。



专题二:中国教育减贫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赵怡然对中国西南地区城乡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进行了研究,发现农村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水平显著低于城市和流动青少年,它们可以被个人特征、家庭环境以及学校环境因素上的差异所解释。安徽大学的朱镕君关注到脱离了乡土社会、向上流动的底层青年不能完全从心理与身体上融入城市生活,还与乡土社会保留着空间与文化上的联系,通过这种张力可以窥探当前城乡社会结构、秩序动态与平衡。复旦大学的樊晓杰发现,在其调查的贫困地区中,家庭教育支出及教育支出结构的基尼系数高于家庭经济收入的基尼系数,贫困家庭增加家庭校内教育支出对教育总支出有均衡的作用。南京大学的田杰发现第一代大学生在拓宽弟妹向上流动渠道、减轻父母教育负担、促进自我提升之时,也受到外力的拉扯与离析。这使得家庭内部矛盾可能被激化,从而衍生出非预期后果,如:弟妹形成路径依赖心理,父母转嫁责任成为甩手掌柜,其自身负荷过重而发展受阻。


【点评环节】

教育研究》副编审郭丹丹对主讲人的文稿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在样本选择、遣词造句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选题方面,她提倡博士生在自己研究兴趣的基础上尝试进行前瞻性研究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丁妍强调博士生在论文写作时,可以不断厘清论文线索,以使文章读起来更加通顺、明了。



专题三:高等教育治理



北京大学的张文杰发现合并高校维持着较高的办学成本;扩招使高校生均总支出和生均商品服务支出明显下降,短期内规模经济效益明显;高校扩招而衍生出的同城新建校区让高校办学成本大幅增加。浙江大学的王良通过双重差分方法发现自双一流建设启动以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论文发表数量方面有所提高,但在科研质量、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提升并不明显。中国人民大学的公钦正考察了耶鲁大学和纽黑文市的互动关系,分析了耶鲁大学是如何采取种种措施促进耶鲁与纽黑文市融合发展的。华东师范大学的毋磊通过访谈揭示了学术分权的具体实践过程和现实困境。北京师范大学的杨瑷伊对参与南南高等教育合作的各个国家进行了讨论了分析,指出了它们的特征特点。


【点评环节】

*图片由本人提供

《高等教育研究》副主编曾伟强调在研究中要注重对现实和实践的观察与思考,提醒博士生要注意选题的价值,避免什么有意思写什么,不能罔顾研究话题学术性和重要性。除此以外,还要考虑到自身的知识储备,要加强研究的专业性和学术性,要有分析框架和分析基础;如若缺乏相应的理论和方法,则会做得很浅、破绽很多。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林荣日在点评中强调要重视所使用概念的严谨性和指标的适切性。



专题四:大学教师与教学


美国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王曙光对高等教育领域人文通识教育相关文献进行了基于两种研究语言数据库的文献元分析。清华大学的李睿淼建构了通识教学的理念、目标、设计、方式与教师个人特质五个维度的框架,为未来通识教育质量提升和教师发展提供借鉴。北京理工大学的曾妮认为尊重教学、崇尚教学的文化是教学为主型教师晋升制度的基础,学校要用心营造“教学乃是大学之基”的组织文化。大连理工大学的黄帅认为异化关系嵌入高校权力运行过程会妨碍公权公共的实现,是造成权力失范和腐败、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失灵和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厦门大学的赵祥辉基于2020年Nature全球博士后调查数据,从身份定位的视角探讨博士后职业发展能力的整体现状及影响因素。东北师范大学的神田勇挥认为日本大学初年度教育兼具了“教育”与“社会”的衔接功能,从原来的以“知识本位”为核心逐渐转变为以“能力本位”为核心。


【点评环节】

*图片由本人提供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副主编余东升从问题、材料、方法和理论四个维度进行评述,肯定了六位博士生的论文选题都是当下的热点问题,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材料收集、分析部分技术运用成熟,展示出扎实的学术基本功,但是在理论贡献层面仍然有进步的空间。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李会春评价六位博士生的论文具有国际视野、方法多样、关切现实问题等特点。



专题五:大学生学习与发展


香港大学的戴婉真以“大学择校决策过程”框架和“大学选择综合模型”为理论基础,以深度访谈的方法探究港生升读内地高校决策背后的原因与过程。上海交通大学的赵鑫在来华留学生教育转向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基于校园生态理论和认同理论对299名来华学历留学生进行调查。北京师范大学的王兆鑫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覃云云评述针对第一代大学生制定的干预项目和措施等,从学理上更好地分析了第一代大学生的学校体验与身份转型期的特点。复旦大学的熊艳青采用潜在转变分析方法,关注两性多项活动博弈的时间分配模式及其在大学期间的动态变化趋势。


【点评环节】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副主编赵琳从研究设计、分析方法、理论框架等方面对四篇博士生论文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和指导,指出教育研究者在研究学生学习与发展问题的时候,需要做一些非常细致的描述来了解实际情况、解释目前的教育理念及政策环境与学生的互动关系,并对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干预做系统探索。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熊庆年认为四位博士生论文能够准确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络、具有深切的社会现实关怀、展示出扎实的学术功底,彰显出面向未来的前瞻性。在教育实证研究盛行的今天,青年学者受到规范的学术训练,但同时不能被研究方法遏制手脚,应当学会运用方法服务研究。



最后,熊庆年老师宣读了十佳论文和特色奖项的获奖名单,陆一老师为本届论坛进行了总结发言,第一届复旦大学教育研究国际博士生论坛圆满闭幕。



摄影 | 赵友良

撰稿 | 万芮 林传舜

排版 | 盖美如

审核 | 方士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